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10-24 10:00
10月23日,泰州市姜堰区老区“三会”理事长秦永金一行赴大伦镇土山村老区分会调研,先后参观了文豪书苑、古银杏树、一米菜园、土山老街、红梅奶牛场等,充分肯定实施基层老区“一图三清单”工作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老区工作成果,并对土山村老区分会彰显土山文化,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做法经验给予高度评价。

一、抢救挖掘红色文化助振兴。
走进土山村,乡土文化气息十分浓厚。其中红色文化资源别具一格。为此,村老区分会十分重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,弘扬土山红色文化。重点打造村文豪书苑等红色资源,陈列革命历史和烈士先平事迹,明确专人向参观人群讲解,被人们誉为“移动的土山文化”。与此同时,收集和整理红色故事,先后撰写了《抗日坝》《达苇方丈义葬八烈士》《土山乡长李国香的故事》《土山伏击战》等红色故事7篇,被收入《大伦镇志》等地方刊物。在此基础上,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,先后对本土2名烈士修缮了烈士墓,竖立了烈士生平介绍碑。目前,村老区分会正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重视与支持,拟建立抗日坝遗址、八烈士安葬地遗址、土山伏击战遗址等红色文化建设标志,以此弘扬老区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。
二、建树挖掘孝善文化助振兴。
近年来,土山村老区分会通过建树挖掘孝善文化典型,积极引导村老区分会帮扶志愿者投身一系列社会帮扶活动,全村现有帮扶志愿者25名,有8户困难户。为此,村老区分会将孝善文化分别融入到结对帮扶、产业帮扶、职教帮扶、公益帮扶工作中。组织全村6名有能力的帮扶志愿者实行资金帮扶,户均帮扶1000元。对于低收入农户,实行订单农业、介绍就业、用工倾斜等有针对性的帮扶增收措施,促进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。在产业帮扶上,村老区分会主动与江苏宇宸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对接,落实产业的配套措施。全村20多户农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20亩,为企业种植玉米、土豆等农作物15亩,实现收益2万元,获利1.8万元,户均获利9000元。与此同时,帮助介绍就业困难家庭成员到企业就业18人,人均年收入2万元。2023年以来,先后推荐2名贫困生到省“三会”帮扶培训基地定点学校读书,实现人生发展梦想。今年以来,村老区分会先后两次组织公益募捐活动,有30多名帮扶志愿者参加募捐,募捐总额9085元,有5户特殊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。

三、联谊挖掘乡贤文化助振兴。
土山村被尊称为“教育之乡”,这里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,尊师重教之风浓郁。自唐代到清末,土山办有书院、社学等,文化教育传承不断。1900年,兴办晚清泰州东乡第一所新式学校“饮芗义学”。1906年春,学校名称正式改为“崇实学堂”,旨在“崇尚求真务实,培养实用人才,推动社会发展。”真是家学渊博,源远流长。土山村具有“教育之乡”之称,闻名遐迩1000多年,正是尊师重教的不竭源泉,村中走出128名教师和24名校长,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
在谋划2026年基层老区分会工作时,村党总支部副书记、土山村老区分会会长周玉兰说,今后,土山村老区分会将继续加强与全村乡贤能人的经常联谊,运用多种有效方式,联谊挖掘乡贤文化,大力引导乡贤能人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近年来,土山村先后获评“江苏省第六批传统村落”“2021年江苏省卫生村”“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”“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”“泰州市文明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(姜堰老区“三会” 郑桂发 姜堰区大伦镇老区“三会” 许建中)